行情> 正文

【惠州旧影】鼎臣亭:北宋文学家徐铉纪念碑

2023-08-03 15:26:42 来源:今日惠州网

在惠州中山公园入口牌坊前、中山北路西侧的一个角落里,可见一座两层楼亭,建筑风格中西结合,造型典雅,整体基本保持完好。它的名字叫鼎臣亭,以纪念北宋著名文学家、书法家徐铉。

徐铉(916-991),字鼎臣,生于广陵(今江苏扬州),文学家、书法家,活跃于五代宋初,初仕南唐,官至吏部尚书。开宝七年(974),宋灭南唐,徐铉随后主李煜入觐宋太祖,被命为率更令,累官至散骑常侍。淳化二年(991),因事贬为静难行军司马,不久卒于贬所,其生平事迹见载《宋史》,有《徐骑省集》。徐铉与胞弟徐锴均有文名,精文字学,号称“二徐”;又与韩熙载齐名,被江东地区誉为“韩徐”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藏于民间的《宋徐鼎臣先生墓碑亭记》石碑。 严艺超 摄

徐铉曾受命校订《说文解字》

作为书法家,徐铉的书法造诣极高,尤其擅长李斯的小篆,隶书作品也非常出色,小篆作品《篆书千字文残卷》、隶书作品《私诚帖》、行书作品《行书诗稿》、草书作品《草书诗稿》等书法作品今天被多个博物馆收藏。其文章则继承了晚唐骈俪文风,在形式和内容上展现出独特的个性。徐铉还曾受命与句中正等人共同校订《说文解字》,被称为“大徐本”。此外,他还参与编纂《文苑英华》《太平广记》等重要著作。

对《太平广记》一书,鲁迅在其著作《中国小说史略》有专门的讲述。鲁迅说,“《太平广记》以李昉监修,同修者十二人,中有徐铉,有吴淑,皆尝为小说,今俱传。铭字鼎臣,扬州广陵人,南唐翰林学士,从李煜入宋,官至直学士院给事中散骑常侍,淳化二年坐累谪静难行军司马,中寒卒于贬所,年七十六(916—991),事详《宋史·文苑传》。铉在唐时已作志怪,历二十年成《稽神录》六卷,仅一百五十事,比修《广记》,常希收采而不敢自专,使宋白问李昉,昉曰:‘讵有徐率更言无稽者!’遂得见收。”值得注意的是,鲁迅还介绍了吴淑为“徐铉女婿也”,可见其对徐铉推崇备至。

徐铉卒后,其子徐肇基迁广东,居南雄珠玑巷。宋仁宗明道二年(1033),徐铉孙徐德明(1012-1090)任广南东路防御使,“子孙繁衍,皆家于粤”,“散处广、惠间”。徐德明于任职期间,将徐铉及配妣赵夫人墓由江西南昌西山鸾岗迁至惠州、葬于梌山。此后,徐氏子孙每年都前来梌山扫墓。明洪武四年(1371),惠州建造府署,墓地被圈入后园,徐氏子孙不得擅入,只能在琴台前遥祭。清康熙二十八年(1689),知府王煐查悉此事,准予徐氏子孙春秋入衙祭祀。清末惠州府署被焚废,府衙遗址及周边区域辟为公园。

鼎臣亭。周楠 摄

后人为纪念其祖徐铉而建碑亭

1922年初,徐铉后人徐夔等具呈惠阳县署,请为访寻保护。惠阳良井人、岭南大学教授杨寿昌时任惠阳县长,对此事甚为重视,吩咐公园建设人员在动工时加以访寻保护,用存乡邦文献。徐铉后人寻根心切,请求如果发现先祖墓穴,拟即于墓穴上建一碑以为纪念,其数由该族人捐出,不独保存先泽、孝德可见,亦可为公园留一佳话。11年后,博罗人徐兆松等履行前议,呈请县署出示保护并令饬管理惠州公园委员知照,称“府署既辟为公园,若不及时修墓,深恐古迹湮没,拟于梌山建立墓碑亭以为纪念。”徐氏后人先后两次上书惠阳县政府,终得允许。时任惠阳县长张远峰批示:“查该绅等祧祖徐铉鼎臣於五代乱极时,独与弟锴提倡文学,学者翕然宗仰,遂开北宋文学先河;而于《说文解字》尤为有功,据呈各情应予照准云云。”

碑亭于1934年动工,约六月而建成,以徐铉字“鼎臣”名亭。碑亭翼然,照映于公园。博罗人徐兆松作《鼎臣亭记》,勒石立碑于亭中,以志不忘。

受徐兆松邀请,杨寿昌撰《宋徐鼎臣先生墓碑亭记》详述其始末,并评论道,“余惟鼎臣先生,当唐宋时周旋于旧主新朝之间。读《宋史·文苑传》及先生所为《李后主墓志铭》,其苦心贞操,令千载下尚为之感泣。今《徐骑省集》及《大徐说文本》赫然传世,为学子所诵习。先生之学问文章,足以不朽。而其迁葬惠州事,年湮代远,吾惠人既鲜闻知,《宋史》也缺。然宋载独徐氏子孙尚留此一段史乘,使吾惠人读先生之书,尚论先生之为人者,其迹愈益亲,其精神愈益契合而无间。然则斯亭也,贤哲之英,山川之灵,实式凭之,岂独徐氏家族之光?抑亦谈乡邦文献者所为郑重珍惜也。”

惠州文人张友仁在编纂民国版《惠州西湖志》时,也郑重其事地记载称,“鼎臣亭在梌山上,民国二十三年(1934),族人徐景棠、徐兆松等,以族谱载宋初其祖徐铉夫妇骸骨由江西移葬于此,特为建亭。”

鼎臣亭,不仅纪念着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位名人,也为惠州梌山留下一段佳话。这是文脉的传承,映照着惠州崇文厚德、兼容并蓄的城市底色。 (侯县军)

关键词:

上一篇:逆水寒手游补领系统玩法介绍

下一篇:最后一页

  • 资讯
  • 业界
  • 行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