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“考公考编”热度高涨
某些培训机构打着“考试不过、全额退费”的幌子
(资料图)
收取高额培训费用
然而一旦未通过考试
承诺容易,退费却难
那么,“不过退费”的承诺是否有效呢?
一起看看下面的案例吧~
基本案情
(图文无关,图源网络侵删)
2021年7月,魏某为备考事业编面试,花费18499元报名参加某教育培训公司组织的8天7夜面试培训班,并与其签订《培训协议》,约定若未通过面试,公司全额退费。后魏某按照协议约定参加培训,但未能通过面试。经协商,双方签订《分期退费协议书》,约定该公司共分12期逐月退还培训费。但该公司在退还首期培训费后就不再退费,经魏某多次催要,该公司迟迟未予退费,魏某由此起诉至平邑法院,要求该公司退还剩余培训费用。
达成协议 全额退费
法院经审理认为,魏某与某教育培训公司签订的《培训协议》和《分期退费协议书》均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,未违反法律、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,应属合法有效,双方均应按照合同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。本案中,魏某按照协议约定参加规定培训课程,在未通过面试的情况下,该公司应负有全额退还培训费用的义务。然而该公司在退还第一期培训费后便不再按约继续履行退费义务,构成根本违约,魏某有权要求该公司返还剩余培训费用。
该案经法院组织调解,双方达成一致调解协议,由该教育公司三月内全额退费。
法官后语
(图文无关,图源网络侵删)
关于“不过退费”的约定是否有效?在此,法官给各位考生吃个“定心丸”。培训机构与接受培训者关于附条件退费的约定是平等主体之间作出,是培训机构在合法、自愿的情况下对自身权益的处分,且不违反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及公序良俗,应属合法有效。如未达到附条件目标,接受培训者可根据协议约定向培训机构主张退费。
另外,法官奉劝各位考生要谨慎选择培训机构,注意审查培训机构的相应资质、师资力量以及商业信誉,在报名前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、天眼查等查询相关信息,如培训机构有涉诉失信情况,更应慎重报考。同时,在与培训机构签订书面合同时,需仔细查看协议内容与宣传、口头承诺是否一致,退费条件是否明确以及相应的退费周期,避免因草率签订格式化合同导致后续维权困难。
转自:平邑法院
来源:石家庄普法
关键词:
品牌